<tbody id="6z8kt"></tbody>

      1. ?
        網站地圖 在線留言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歡迎來到山東大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!

        山東大業科技有限公司

        山東大業科技有限公司

        13589006879 專業工程師為您解答

        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> 新聞資訊 >> 新聞中心 >> 行業新聞 >> 查看詳情

        園區環保達標不足三成? 工業環保市場是下一個風口

        文章出處:責任編輯:查看手機網址
        掃一掃!園區環保達標不足三成? 工業環保市場是下一個風口掃一掃!
        人氣:發表時間:2017-07-05 13:49:50【
               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、首席政策專家駱建華表示,總體來看工業污染治理市場的發展還比較緩慢,行業之間不平衡,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也沒有管理好。尤其是工業園區,已經成了污染的集聚區,達標率只有20%-30%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“隨著中國環境標準的提高和環境監管越來越嚴格,我相信工業廢水處理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。”6月27日,蘇伊士集團亞洲區執行副總裁孫明華表示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她表示,“近年來,我們在各地考察項目時看到,越來越多的園區和企業已經從以前對污水處理敷衍了事,到真心實意地想把污水處理好,排放達標,因為他們意識到這將關系到園區和企業的生死存亡。”
         
          工業市場“非常有信心”
         
          今年3月8日,蘇伊士集團宣布與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簽署協議,雙方按70∶30的比例設立合資公司,并以32億歐元的價格收購GE水處理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“目前,該收購案正在按計劃穩步開展,預計2017年中期完成交易,并獲得歐盟和美國監管機構的批準。”孫明華說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她表示,發展工業水處理業務是蘇伊士集團的四大戰略重點之一,收購GE水處理將有助于擴展歐洲以外的市場,將蘇伊士環境集團打造成為工業水處理領域的領導者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一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也表示,自己對于工業污染治理市場“非常有信心”,因為現在工業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,這個問題不解決,工業企業不光上不了新的項目,就連現有的項目都可能被“一票否決”。“某種程度上講,環保已經不是一般的副業了,而是非常重要、關鍵的,環保不達標就會面臨工廠關停的危險。”
         
          有觀點認為,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,工業企業利潤下滑,不利于發展工業污染治理市場。但在孫明華看來,全球范圍內看,中國還是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,無論是政治的穩定性,還是經濟發展的勢態,都是比較不錯的,以重慶為例,每年的GDP還在以10%的速度遞增,“要是在中國不投,那世界其他地方就更沒得投了”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“中國處于后工業化階段,目前工業化的程度還只有70%左右,未來還要繼續,再加上產業調整、產業轉移,還是會有很多新的發展機會。”上述業內人士說,“根據西方的環保治理經驗,工業市場也是大有前途的。”
         
          孫明華預測,未來工業廢水處理市場將會有一個“從重量到重質”的轉變,從關注污水處理的規模,到關注污水處理的效果,這有助于更加專業、技術實力更強、管理更規范的環境企業脫穎而出。“因而蘇伊士十分看好這個市場,這也將是未來我們實現較大增長的一個關鍵領域。”
         
          目前仍是短板
         
          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執行會長黃曉軍看來,工業污染治理市場要想發展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,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。“PPP現在之所以這么火,就是因為前兩年出臺了好多政策,一下子就帶起來了”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駱建華也表示,相比PPP帶動下火爆異常的市政環保市場,工業污染治理市場進展還比較緩慢;行業之間也不平衡,電力行業走得比較快,陶瓷、建材、水泥、鋼鐵等其他行業則問題多多;大企業做得還比較好,但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還“沒有看住”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“環境改沒改善,關鍵看工業有沒有抓住,這一塊現在做得還不夠,工業污染仍然是環境的毒瘤、軟肋和短板。”他說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黃曉軍也表示,相比一般的市政、居民、農業等污染,工業污染對整個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大,而且產生的污染物更加難以處理,所以也更加重要。他呼吁,工業污染治理市場開始時先要設計好市場機制和游戲規則,一是市場秩序,二是價格體系,不要重蹈市政環保市場“一擁而上”的覆轍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“工業污染治理要求精工細作,工藝要求更高,而且運營不好所帶來的風險更大,所以應該讓環保企業輕裝上陣,著重于技術引進、精細化管理、搞好服務等,而不是整天一睜開眼,就想著欠資本市場多少錢。”前述業內人士表示,“所以工業市場一開始的模式要做好,除了排放達標、在線監測、排污許可證制度等,關鍵還是商業模式,大的框架要捋清,我認為第三方治理就是最好的模式。”
         
          早在2015年1月,國務院發布《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》,在工業等領域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,希望借此解決工業企業的污染物超標排放問題。不過,兩年多來該模式的推進速度緩慢,落地的項目并不多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在孫明華看來,第三方治理推進緩慢的原因有幾方面,一是治理目標不明確,很多新問題如污泥處置、土壤修復、河道治理等還沒有明確的標準,企業很難判斷成本和風險,服務購買方也沒有選擇的標準;二是付費機制不健全,或者沒有充足的資金保證,導致企業不敢貿然參與;三是合作單位的誠信度不足,讓企業只能望而卻步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“PPP相關法律法規比較健全,所以推進速度較快,而第三方治理還在‘摸著石頭過河’,各方權責義務框架還不明晰。”上述業內人士表示,“此外,資金驅動型的商業模式一般推進較快,而第三方治理主要不是解決錢的問題,而是解決技術、管理的問題,所以推進速度也就相對較慢了。”
        (來源:華夏時報 作者:馬維輝)
        ?

        山東大業科技有限公司二維碼

        99久热国产精品视频

              <tbody id="6z8kt"></tbody>